《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》观后感(二)
2018-03-23 20:57:09
  • 0
  • 0
  • 60

《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》观后感(二)

再往下看《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》,感受到二个博物馆收藏范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。为什么卢浮宫收藏是面对世界及全人类,故宫只满足于中华一国的收藏品?过去我们一直认为这是殖民者掠夺别国财富的结果。但是现在我们懂得了,也正是他们不懈的努力与保护,才让不发达国家的古代文明重见天日,开创了人类考古学的新纪元。

在近代,英法等国许多科学家、传教士、记者、探险家,甚至于外交官,都积极热心的参与考古活动,才揭开了中东与北非等古老民族几千年前的神秘历史,探索人类文明的起始阶段在哪里。因此卢浮宫才分别建立了西亚馆、埃及馆、古希腊、古罗马等等展馆,保护和收藏了大量极其珍贵的远古时代的文物!那些散落在别国不被当地人重视乃至被破坏的古代遗物,使至成为卢浮宫最耀眼的珍藏。为什么西方人喜欢关心人类整个历史源脉?那是因为他们人文发达、科技进步、博览群书、视野广阔。

该片的解说词左一个帝国,右一个帝国的声称自己如何强大、盖世无双。所谓帝国,就是要有一个多民族的广阔疆土,但中国对于东亚一端和周边各国的历史演化一无所知,或充耳不闻,完全不象一个大帝国的样子。只知道关心自己汉民族一族的历史,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,可是故宫里却没有西藏馆、新疆馆、蒙古馆、满族馆……,照讲起码应该有灭亡自己的蒙满二族历史文物才对,仿佛它们是一夜之间从地下冒出来才强大起来的,这是一种鼠目寸光、夜郎自大式的惯性思维。

说该片的解说词夸夸其谈、空洞乏味,是因为我们不象西方那样,留下大规模雄伟的古建筑遗迹,可以证明其辉煌庄严的过去。而是全凭主观臆造,梦游般的豪情壮语。其实也只有埋藏在古墓里造型极其粗陋的兵马俑可以证明一下年代。说它们粗糙简陋,那是因为在美术教学中,将永远不会拿它们作为素描临募标本的教具。我们不得不承认,汉民族的文化虽然悠久,也一直没有间断过,但离精致唯美还差得远呢!特别是绘画、雕刻、音乐等等艺术类。

东西方文物发掘的不同点还在于,西方的古文物始终是留在地面上雄伟的建筑遗迹为证,而东方的古文物始终是埋葬在地下面的残碎随葬品为证。前者巨大的建筑遗迹,令人惊叹而折服,而后者以生活杂物为主的小件遗物,也只是证明年数久远而已。这种地上与地下的区别,正说明了西方人十分崇敬石雕技艺,石材加工比木材艰难得多,但能够持久保存,这是他们的远见还是率真?同时也说明了,西方很早就没有东方民族落后的陪葬陋习,连帝王贵族也不例外,所以才没有劳民伤财的皇家陵墓。

当我们看见,不管是西亚、埃及、地中海民族,越是远古时代人类的绘画,就越象中国画的风格。即使神权下的欧洲中世纪初期,在文艺复兴之前,绘画都与中国古代十分相似,以线描、二维为主,例如背景色是不能代替轮廓线运用,人物五官和衣裳皱褶呈扁平化。

为什么文艺复兴之后欧洲人一致传承了古希腊的一切灿烂文明,而不是其他地区的文明,尤其是雕塑和建筑造型。他们的审美观为什么如此鲜明同步?该片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:为什么东西方以后走着二条不同的艺术道路——中国抽象的线条与西方写实的雕塑、油画,究竟那一种更让人值得欣赏?该片不认为别人比自己心灵手巧,也不认为是地理封闭形成的笨拙和停滞不前,而是诡异的狡辩自己“温柔亲切、内敛含蓄”,靠天收的农业社会,顺其自然、天人合一,因为天是不可知的,所以绘画上才会表现抽象的表现手法。但是,我要问,在欧洲工业革命之前,什么社会、哪一种生产力不是“靠天收”?

其实根本不存在“二条不同的艺术道路”的问题,也不是思维方法上的不同,更不是画种之间的区别,而仅仅是艺术的高低问题;是科学严谨的绘画技艺与粗制滥造的平庸水平之分;是大师级与初学者水平之分;也就是绘画教程中的初小和大学之分。达-芬奇的油画《蒙娜丽莎》之所以魅力无穷,是因为逼真而又神秘的微笑,射向所有参观者的心扉,让人久久流连忘返。每年有700万人去卢浮宫参观《蒙娜丽莎》。有一次运到日本巡展时,由于观赏者太多,竟然限定每人只允许在画前停留几十秒钟。我很难理解,东西方绘画水平有这么明显的差距,为什么现代人还要狡辩?除了面子上的虚荣心,从该片的解说词中让我似乎找出了答案,看来“不搞西方那一套”并非是现代才有的想法。

西方大航海运动100年之后的1601年,意大利的耶稣会会长利马窦来中国探访,特意选出三幅油画进呈给万历皇帝,可是万历皇帝对西洋画技法毫无兴致。为什么统治者没有鉴赏能力?当时民间一般人是看不到这些油画的。由于上层的抵制,所以西洋画推迟到20世纪才能流行到中国。当时利马窦在日记中记着:“中国画只画阳不画阴,所以看起来画面没有凹凸,对于油画艺术,以及透视原理一无所知,结果他们的作品更象是死的,而不象是活的。并且用黑色而不用彩色。”利马窦看不出,这种并不反映真实自然的绘画,能有多大价值?人都有求真的本能,西方传统绘图中强调了这种求真的道路,特别是在文艺复兴时期。依照达芬奇所说“画家仿佛就是第二自然。”

对于从来不具备写实主义绘画水平的国画,该片辩解说:“而在中国,艺术的境界,未必只是求真,绘画并不是为了真实的临募自然,据说从唐朝王维开始(王维之前难道是写实的吗?),就试图超越自然的束缚,追求一种最高的审美,在笔墨精妙处,表达画家心中感悟到的精神境界,这或许,就是超越外在物质世界,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,一种精神上更加超脱,形式上更为自由的绘画传统,趋于完善。这种绘画,具备特有的精神追求,而其中,品质最高的代表就体现为倪瓒的几技疏朗的草木,‘墨池挹涓滴,离我无边春。’这是元代文人画大师倪瓒对自我绘画的文字表达。在他看来,绘画是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,不求形似,只为一吐胸中的逸气。他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,去追求那种对天地万物的感受,悠这淡则真。”

用这样诗意般的文字,并不能解释绘画上的幼稚低能。凡是有理性的人类,都会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,应该是反映真善美的事物,而不是虚无的让人匪夷所思的“精神逸气”。这位元代“大师”倪瓒的绘画,全世界又有几万人慕名而来的?说一句老实话,如果不是看该片,我连此人的名字永远都不会知道, 更不要说外国有几人能认识他。求真写实,又让脑洞大开的西方人,通过科技手段,终于发明了摄影、复印机、电影、电视、电脑,让视觉艺术大放光彩,永远层出不穷的创新。

2018.3.22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